12月11日,由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院有限公司承辦的“空間信息助力山西‘兩個轉型’暨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和運城市第三屆衛星遙感技術應用研討會”以線上形式成功舉辦,會議以“拓展增值業務,支撐綠色轉型”為主題,主會場設在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院有限公司。運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宗澤,運城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焦志宏,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浩出席主會場。開幕式由張宗澤主持。
開幕式上,運城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正武、中共山西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張慧雄、山西省自然資源廳二級巡視員武國強、山西省地質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江榮、中國遙感應用協會秘書長衛征分別在線上致辭。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童慶禧,廣州大學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教授王晉年、中國林業科學院資源信息研究所研究員李增元及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教授級高工李志忠等專家及市縣工信、自然資源等部門100余名代表線上出席研討會。
王正武在致辭中表示,此次研討會是運城市加快發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也是緊跟新時代時空信息技術,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兩個轉型”,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務實舉措。期望運城市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中心能夠再接再厲、再創佳績,通過舉辦研討會,牢牢樹立起支持和推廣空間信息技術發展的鮮明導向,凝聚起空間信息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的強大合力。
武國強代表省自然資源廳對研討會召開表示祝賀,他指出,運城市衛星應用技術中心在運城市局和物化院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下,率先在全省掛牌成立。山西省自然資源廳積極開展衛星遙感在自然資源監管體系中的應用,大力支持運城中心利用各級衛星資源開展衛片執法、森林防火、自然資源監測及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監測。希望通過此次研討會能夠進一步推廣和促進空間信息技術在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領域的應用,為進一步參與社會治理與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江榮在致辭中表示,相信通過第三屆研討會的成功舉辦,以高分遙感為代表的空間信息技術將持續在助力山西“兩個轉型”暨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物化院有限公司及地質集團各二級子公司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牢牢樹立科技創新與優質服務理念,結合國家衛星資源優勢,把衛星遙感先進技術積極融入“一局一集團”發展規劃之中,融入到全省生態環境建設、地質勘查、地質災害防治與治理工作中去,找準契合點、謀劃新項目,取得豐碩的果實,積極為山西高質量發展奉獻我們地質人的責任與擔當。
孫浩作為承辦單位代表表示,物化院有限公司將繼續堅持“發揮優勢、對接需求、支撐政府、服務社會”十六字要求,進一步把與運城市政府共建的運城市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中心、與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共建的自然資源運城市衛星應用技術中心、與市科技局共建的運城碳中和產業研究院建設好,做好技術支撐服務。將持續加強科技創新力度,推進“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好衛星遙感等高新技術,全力支撐運城市經濟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在主旨報告會上,童慶禧院士、王晉年教授、李增元研究員及李志忠教授級高工等圍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以高分遙感、北斗導航等空間信息新技術助推全省及我市數字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及數字化產業發展分別作了《我國衛星遙感發展及其對區域發展的支撐》《遙感大數據與碳源碳匯監測》《高分遙感在林業資源監測中的應用》《遙感如何服務國家戰略》的精彩報告。
太原理工大學張錦教授、武漢大學黃先鋒教授、長安大學朱武教授、航天宏圖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廖通奎教授、航天信德智圖(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戴維序研究員、運城市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中心技術顧問閆新珠高級工程師等專家分別作了《礦產資源開發和礦區生態修復遙感綜合監測技術與應用》《實景三維技術及其在文化遺產保護和智慧城市重點應用》《交通走廊帶地質災害早期識別、監測預警與風險防控》《商業航天新基建助力數字經濟發展》《衛星遙感“視力”強,林農風險管理有保障》《市級衛星應用中心建設應用與服務》的專題報告。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遙感應用協會、山西省自然資源廳、山西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局、運城市人民政府及山西地質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由運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運城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院有限公司和運城市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中心承辦。中國遙感應用協會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遙感分會、中國遙感應用協會黃土高原遙感分會、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山西數據與應用中心、山西省測繪協會、山西省地理信息系統協會、自然資源山西省衛星應用技術中心、自然資源運城市衛星應用技術中心、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山西數據與應用中心運城分中心對研討會給予大力支持。
此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對助推運城乃至全省數字經濟和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展現了我公司與運城市政府共建的運城市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中心成立三年來所取得的工作業績。今后,運城市衛星遙感大數據應用中心將繼續加強支撐政府應急救援、生態環境監測、自然資源監管等方面的能力建設,進一步提升衛星遙感應用技術,為運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貢獻。(尹德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