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省地勘局舉辦第十六期地質大講堂,中科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博士生導師王焰新教授應邀作題為“論深部地熱資源”專題講座。局領導彭東曉、馬斅民、王潤福、江榮,局二級巡視員、副總工程師及局機關處室、直屬中心、生態公司負責人在主會場聆聽講座。
講座中,王焰新院士概括介紹了目前主要開發利用的高、中、低溫水熱型地熱資源在世界各地和我國的分布及開發利用現狀;全面梳理了地熱地質調查、地熱測量、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學勘探、大數據等當前地熱資源勘查的主要方法;結合多年學術研究和工作實踐經驗,以國際權威學者的視野,站在全球地下水循環起源及地球動力學高度,系統分析了深部地熱資源和干熱巖賦存規律及成因,著重闡述了深部地熱資源研究的科學價值、學術成果和利用方式,并就地熱資源可持續利用和干熱巖勘探開發工作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觀點。同時,他結合我省地質構造情況及有關項目實施情況,對我省地熱資源研究及勘查開發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和意見。
此次專題講座,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具體事例;內容充實、授課精彩。大家普遍反映,王院士的講座非常及時,解答了工作實踐中遇到的困惑和難點,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對做好我省地熱資源勘查開發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實踐性和操作性,對我局支撐服務全省資源型經濟轉型,提供清潔能源保障具有重要意義。
地質大講堂采取視頻會議形式,局機關其他干部、直屬中心副處級以上干部及生態公司其他干部在局機關分會場參加,局屬各單位副科以上干部在各駐地分會場參加,全局共計700余人進行了聆聽。